晚期乳癌别绝望!治疗新武器精準歼灭癌细胞 延续生命更有希望

博尔塔拉 更新于:2025-07-03 04:51
  • 巧克力棉花

    专业谘询/台湾乳房医学会常务理事、台大医学院临床副教授暨台大医院外科部乳房外科主治医师郭文宏

    每年乳癌新增人数大约1万5千人,平均每34分钟就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过去罹患十分棘手的HER2阳性乳癌,或是被称为三阴性乳癌,病患一旦进入晚期,总让治疗过程困难重重,随着ADC药物问世,可望为患者带来一线生机。

    乳癌有哪些类型?3种乳癌容易复发、转移

    台湾乳房医学会常务理事、台大医学院临床副教授暨台大医院外科部乳房外科主治医师郭文宏指出,乳癌一定要有机会手术才有可能痊癒,早期乳癌治疗成效较好,5年存活率可达90%以上,但晚期乳癌的存活率大幅降到只剩3成左右。

    常见的乳癌类型,主要为荷尔蒙阳性乳癌、HER2阳性乳癌、三阴性乳癌。郭文宏表示,大约有2030%乳癌患者为HER2阳性乳癌,属于分化不佳、恶性度最较高的乳癌之一, 癌细胞分裂速度快,是复发、死亡的高危险群。

    HER2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受体,正常的细胞上约有2万个HER2受体,正常情况下,对细胞的生长与分裂具有调节作用;但当HER2基因过度表现时,癌细胞上可达到200万个HER2受体,导致癌细胞异常快速增生,肿瘤生长速度快且容易转移到腋下淋巴结机率较高,对治疗药物也容易产生抗药性,有较高复发跟转移的可能,患者终其一生有30到50%的机率会出现癌转移;一旦复发时,可能会转移至脑部或肺部等远端器官。

    三阴性乳癌则是指没有荷尔蒙受体表现,也没有HER2受体表现的乳癌类型,约占所有乳癌的15%,这类乳癌因为缺乏有效的标靶治疗药物,只能使用化疗,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因为癌细胞生长速度比较快,相对容易复发及转移。

    ADC药物精準灭癌,HER2阳性乳癌治疗大突破

    当HER2阳性、三阴性乳癌病患进入晚期阶段,过去治疗选项很少,随着ADC药物问世,是乳癌治疗中的一个重大突破,晚期乳癌病患的选择变多了,让生命更有机会延续下去。

    ADC药物被誉为(Magic Bullet),这概念最早由诺贝尔奖得主保罗埃尔利希(Paul Ehrlich)博士于1913年提出。郭文宏说明,ADC药物是一种新颖且日益受到重视的癌症治疗方式,主要由连接子(Linker)连结标靶单株抗体与化疗药物(Payload)所构成,

    郭文宏比喻,ADC药物如同,配备精密导航系统的高杀伤力导弹一般,HER2单株抗体就像是飞弹的导向系统,专一的性特能够精準地找到并锁定癌细胞,而其携带的化学药物像是弹头,强大的杀伤力直接在肿瘤内部爆炸,对癌细胞进行毒杀,通过精準打击癌细胞,较不会伤及无辜,减少对健康细胞的伤害,可以避免传统化疗对全身的副作用,同时提高治疗的精确性与疗效。

    以HER2阳性乳癌为例,癌细胞表面有HER2的接受体,使得ADC药物可以精準黏附在癌细胞上;一旦单株抗体与HER2受体结合,ADC药物会将化疗药物直接释放到癌细胞内,破坏癌细胞的DNA和抑制其增殖能力,这种精準打击大幅度减少了化疗对正常细胞的伤害,从而降低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可大幅提升无疾病存活期,并降低50%复发率。

    郭文宏强调,对于高风险早期乳癌患者,建议应优先採用HER2标靶药物搭配化疗的术前辅助治疗,能有效缩小肿瘤、提升手术成功率,若可手术治疗切除肿瘤病灶处,可以病理切片检体化验有无残余癌细胞,并可观察肿瘤对治疗的反应,是否达成病理完全缓解(pCR)是决定术后辅助治疗策略,有达成病理完全缓解即手术取出的肿瘤检体找不到癌细胞的存在。

    若是未达完全病理缓解(non-pCR),乳癌复发机率快高2倍,可能是术前治疗使用的药物不够有效,造成术后体内有残余的癌细胞,对HER2标靶产生抗药性,术后应採取更积极有效的治疗降低复发风险。根据国际权威NCCN指引指出,non-pCR早期HER2乳癌术后治疗首选为ADC药物,研究显示,Non-pCR患者术后改採ADC药物治疗,不复发机率有望再提升至11.3%。

    旁观者效应周围癌细胞遭殃,HER2弱阳性乳癌也有效

    不过,传统ADC药物受限于只能影响表面有特定受体的癌细胞,只适用于治疗HER2阳性乳癌病患,而新一代ADC药物可发挥,即使是HER2低度表现的HER2弱阳性乳癌也能用。

    郭文宏表示,HER2弱阳性乳癌患者,占整体乳癌约55%,是指癌细胞只有微弱的HER2表现,有超过半数的转移性乳癌患者,都属于HER2弱阳性。肿瘤细胞中的癌细胞彼此之间有异质性,拥有旁观者效应的新一代ADC药物,可以克服癌细胞异质性,毒杀附近不同表现型的癌细胞,细胞毒杀药物具有高渗透性是导致旁观者效应的关键。

    郭文宏比喻,新一代ADC药物如同武器升级为带着,和癌细胞受体结合后,化疗药能精準进入癌细胞,可以提升毒杀效果,避免化疗副作用,于HER2阳性及弱阳性病患皆可展现疗效。

    郭文宏说明,这机制的关键在于可断裂的化学连结子,当ADC药物被运送至HER2受体较少的癌细胞时,即使单株抗体未能充分附着于所有癌细胞表面,连结子还是能在特定条件下断裂,释放化疗药物并扩散攻击周遭的癌细胞,即便这些癌细胞本身并不携带HER2受体,这种旁观者效应大幅增加了治疗的有效範围,提升了药物的疗效。

    举例来说,弱阳性HER2乳癌病患的癌细胞表面,可能只有少量的HER2受体,原本对于单纯的单株抗体治疗效果有限;然而,新一代ADC药物可以在连结子断裂后释放出化疗药物,仍然能够扩大毒杀範围,攻击周围的癌细胞。

    根据第三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HER2弱阳性乳癌患者接受ADC药物治疗后,病情恶化时间由原来的5.1个月延长至9.9个月,且整体存活期增加了一倍。相较于传统化疗,在HER2弱阳性脑转移乳癌病患疗效更佳,无疾病恶化的中位数时间可达9.7个月,对颅内肿瘤的治疗有机会达到完全消除。

    三阴性乳癌有标靶药物了,ADC药物成治疗新武器

    三阴性乳癌一直是临床上最难治疗的乳癌类型之一,这类乳癌缺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受体,使得常见的标靶治疗手段难以奏效,ADC药物也能派上用场。

    郭文宏表示,三阴性乳癌细胞表面经常携带Trop-2的接受体,提供了ADC药物的攻击目标,当单株抗体结合到Trop-2受体后,会将化疗药物直接送入癌细胞内部,这种方法克服了过去对三阴性乳癌无有效标靶的困难。更重要的是,ADC药物的精準性,降低了化疗的副作用。

    国外研究数据指出,转移性三阴性乳癌患者使用ADC药物,肿瘤缩小的比例高达传统化疗的7倍、疾病进展风险下降59%,更能延长双倍存活期,且相较传统化疗副作用更小、耐受性更佳。

    值得一提的是,Trop-2受体不仅存在于三阴性乳癌中,还可见于其他类型的癌症细胞,这意味着针对Trop-2受体设计的ADC药物,有潜力应用于更多类型的癌症治疗中,进一步扩大了此药物的临床应用範围。

     什么情况可以用ADC药物?2种人较适合

    郭文宏补充,儘管ADC药物的技术突破让人振奋,但在早期癌症使用的机会相对有限,除非标準治疗无法完全清除癌细胞,此时ADC药物才可作为登场,为患者提供另一种治疗选择。

    ADC药物较适用在标準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作为救援手段的原因在于,早期癌症的治疗仍然依赖于化疗、标靶治疗、抗荷尔蒙治疗等一线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式已经过广泛验证,且具有较为明确的效果。

    而研究显示,ADC药物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疗效较显着,尤其是在局部晚期但无法手术的病患,或是癌细胞已扩散至远端器官的第四期病患,ADC药物能够带来新的治疗选项;但ADC药物较昂贵,目前只有部分药物被纳入健保给付範围,如早期HER2阳性乳癌的治疗,但最新一代的药物仍需进一步审核和讨论。

    ADC药物潜力无限,多种癌症都适用

    事实上,ADC药物的发展并不仅侷限于乳癌领治疗。郭文宏提到,随着癌症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癌症类型被发现拥有特定的表面受体,可以成为ADC药物的靶点,像是肝癌、肺癌和大肠癌等癌症,都有各自的受体特徵,只要能够设计出针对这些受体的单株抗体,ADC药物就能应用于这些癌症,并有可能克服化疗的抗药性问题。

    ADC药物的另一个优势是其灵活性,同样的单株抗体可以结合不同的化疗药物,以应对癌细胞产生的抗药性,如果癌细胞对最初的化疗药物失效,可以通过调整ADC药物中的化疗成分来提升疗效,这样的设计让治疗方案更加多样化,提供了更多选择来应对癌细胞的变异和抗药性。

    此外,ADC药物灵活性也表现在不同癌种的应用上,可将已知有效的单株抗体改变目标,结合针对其他癌症的受体,可以快速开发出新的治疗药物。例如,针对HER2受体的抗体最早被用于乳癌治疗,但同样的技术也能延伸到其他HER2表现的癌症,如胃癌和肺癌,显示出了ADC药物的广泛潜力,可作为持续发展的新药研发平台,让更多癌症患者能够从ADC药物中受益。

    预防乳癌6方法,乳癌筛检不可少

    郭文宏提醒,预防乳癌要养成运动习惯、避免太晚生育、少摄取高脂肪食物、心情放轻鬆、减低工作压力,以及定期乳癌筛检,目前政府提供4569岁女性和4044岁二等血亲内曾罹患乳癌之妇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摄影;即使检查结果正常,仍应每2年定期接受乳房X光摄影检查。

    如有发现异状,应儘速找有经验的专科医师进一步检查,如诊断性摄影、乳房超音波、组织切片或细胞穿刺检查等,以确定是否为乳癌;经诊断确定乳癌,应依医师指示,接受正规治疗并定期返诊进行追蹤,如果乳癌能早期发现,不仅可做乳房保留手术,5年存活率更可达90%以上。

    台湾乳房医学会常务理事、台大医学院临床副教授暨台大医院外科部乳房外科主治医师郭文宏

    延伸阅读:

    乳癌防治主动出击!台大王明旸医师、高医巫承哲医师分享乳癌防治新知,精準高效、无惧疤痕的,让早期预防早期治疗更加落实!乳癌三阶段饮食指南!术后、化疗、追蹤期,营养师教你这样吃破除营养摄取迷思乳癌为何该接受术前辅助治疗?医师:逾6成可让肿瘤消失,有机会免除乳房重建


    免责声明:肌肤保养品使用后状况会依个人使用方法及肌肤状况而有所不同,并请配合正确使用方法。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